来到暖石已经快3年了,第一次发帖表达转行的感受,相比起很多当时同期一块进来的朋友,这个帖子真的是迟到了太久太久。
先说说自己的现状:人在深圳,做资深文案策划。薪资方面还可以,加上年终奖和各种福利,勉强可以达到20万/年。
我的转行史,并没有像其他朋友一样轰轰烈烈,什么瞬间逆袭从3K到13K——不存在的。记得16年第一次转行的时候,面试了10家公司,没有一家要我的,那个心情真是疲惫啊。被别人微笑送出去,还得收拾心情和屈辱,继续修改简历和话术。
屈辱,这就是当时的感受。
直到找到了一家很小的旅游公司,他们正好在招新媒体小编,我就上去应聘了。去之前,带上针对他们公司做的PPT。不得不说,用心去分析对方业务,带上自己的PPT,真的是个杀手锏,面试我的人看到这个PPT,勉强就把我留下来了,我也就迈入了转行的大门。
当时的薪资是4.5K,没有交社保公积金,也是个混日子的地方,除了每天收集素材写个推文,偶尔要写下旅游产品和线下活动的介绍文,基本上就没别的活了。至于做的好不好,效果怎么样,转化什么的不用管。唯一要看的就是阅读量,平均也就1500-3000左右。
就这么做了大概8个月吧,跳槽了。无他,碰上大傻逼了,把老板忽悠的团团转,加上工资本来就不高,就辞职打算看看别地方。是的没错,裸辞。我也是个大傻逼。
裸辞有个好处就是,你有很多很多充裕的时间,可以看书,可以学课程,可以改PPT改简历,当时短短的时间里,把很多书都看了,受益匪浅。然后重新面试了一家母婴健康教育的公司,进去面试的时候,跟HR聊了快2个小时,就在快被扫地出门时,又掏出了杀手锏——PPT,针对公司做的一个分析和策略。随后HR很感动,就把我安利给老板,就这样进入了第二家转行的公司,薪资7K。
说起来还是有点罪恶感的,感觉自己像是贾跃亭一样,靠着PPT行走天下。实际上做PPT也很辛苦,一点点去收集对方的信息,然后不断推测他们需要什么,想要什么。这也算是市场工作的一部分吧。
在这里也是挺难受的,老板是医院体制里面出来的人,五十多,想法比较过时,而且很固执,在战略上犯了很多低级的错误,导致大量的人才流失。不过仍然感谢她和我自己,因为在人次匮乏的时候,挺器重我,愿意放权给我去做,我也得以尝试了很多东西,比如营销推广的技巧,数据收集和分析等等。而且自己也从新媒体升为内容组长,薪资8K。
从开始到结束,大概也是做了8个月,也就是2018年初吧,公司解散了。实际上是裁员,大家结清了工资,没有赔偿,就这样进入2018年的寒冷的春节,难受的春节。
2月份,没有急着去找工作,我试着沉下心来,给自己做了个战略分析和规划,就像是你们用SWOT分析法去分析公司一样,我也用SWOT分析法去分析自己,接下来该做什么选择。因为此前两家公司,我都栽跟头了,16个月,没什么长进,一直都在吃老本。再这样下去,很快就要碰到天花板,然后就成为暖石的反面教材了(笑哭)
做了战略分析后,我明确了两个事情:一个是我未来三年后要干到什么,一个是我现在要干什么。然后再拉钩、boss上面找公司,这次没有急着投简历了,而是不断的去筛选。就在我筛选的漫长时间里,遇到了现在这家公司。
这是朋友推荐的一家公司,公司挺牛逼的,老板也是非常值得跟随的人,舍得为员工花钱,很实在很踏实。产品和技术那边大神很多,君不知平时一块下去撸串吹牛逼的几个哥们姐们,都是什么北大/清华/浙大/新加坡理工/港大等地方回来的,我这渣大专结业学历真是相形见绌。
说起来,当时面试这家公司,也是专门做了一套PPT。在即将被面试官扫地出门的时候,掏出电脑路演展示,加上有之前公司历练的作品,个人的气质也符合团队,然后就此挽回入职的机会。给的工资也很不错,到9K,18薪,没那么苦逼了。
不是说鼓励大家做PPT去骗人,PPT只是你思维的一个展示。我也曾陷入做PPT面试的误区,随随便便做一份,结果别人根本不鸟我,还把我当傻逼。我想告诉各位朋友,这份PPT我整整做了3个星期,包括信息数据的收集,产品需求的分析,目标用户和竞品的调研,以及公司内部情况的打听。你用心去做的有价值的东西,才是打动别人的根本。
入职后其实做的就是文案策划的工作,还是最基础的文案策划,写通稿,写新媒体,写口碑wiki,写内部的功能教程文档,反正就是不停的写写写,营销技能没啥长进,文笔功夫倒是好了不少。期间推动了一些事情的前进,比如功能教程文档,微信推文等等,得到了COO的认可,转正时加了工资,到10K。
也尝试去做一些营销推广的事情,但是浅尝辄止,因为权限,流程,或者就是直属领导的安排吧。现在做的也不是很舒服,有点混吃等死的感觉,没有那种激情感了。新来的直属领导的问题,也有我自己的问题,也有团队和公司的问题,反正就是有什么地方不对劲。每天的工作在3小时以内就清理完毕,没有什么KPI压力。
不过这倒是符合我年初的战略规划的理想状态,志不在此。现在会把更多的时间拿去试验,拿去看课程(不止暖石),或是自己写些杂文什么的。
写的有点乱啊,大家凑合着看,用碎片上班时间写的。我就一普通人的经历,没有什么逆袭,没有什么瞬间爆炸,坑爹和机遇都有,学课程,在工作中探索和试验,一步步进入平均工资水平。中间像战略分析,如何开展工作,都没有写的很详细,以后有时间我们可以慢慢聊。回顾这段过去的时间,我的个人能力并没有太多的增长,倒是奇技淫巧多了很多。看起来牛逼,但自己知道是个傻逼,好在有自知,明白自己缺什么。
在这里我必须要感谢暖石的课程,让我能够在兜兜转转之间仍然知道正确的做事方法,完整的营销推广闭环是怎么完成的。如果说哪些课程时最值得反复去学习的话,那一定是《系统的营销思维》这48节课,这是根本,他其他的课程,都是针对不同的场景和情况,围绕着这48节课衍生出来的。对我的意义,就像漫长隧道里的明灯,虽然不能马上带你到出口,但是能让你看清楚路上的坑坑洼洼以及瓦斯煤气。
要我给处于转行阶段的人的建议的话,有几个:
1.不要搞政治: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,如果觉得入职小公司就可以远离政治的人,可以洗洗睡了。一个地方有没有政治,取决于大家是否干事情,还有领导的管理水平。如果入职后,发现公司里面的人都在玩这套的话,千万别参与。因为对你自己个人成长没有帮助,而且大BOSS会非常讨厌这样的人,出了事情第一个拿你祭刀。
2.明白自己想要什么:我不想说要保持学习之类的,说了也做不到。转行入职只是开始,真正的战斗还在后头,很多人入职后就觉得目标完成了,然后陷入长久的无战略状态。当你搞清楚自己未来五年要干什么,三年要干什么,你就很清楚现在应该做什么。
3.洁身自好:做市场难免会遇到花钱的时候,有时候会和公关公司合作,和KOL合作,他们可能会通过一些返现、提成等方法贿赂你,让你抬高价格一起获利......不要碰,这是做人的底线,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,以后等你的只会是牢狱之灾,别为那点钱做狗腿子。
4.注意身体:想升职加薪,加班熬夜那是常事,但是千万别把自己给整死了。平时久坐少动,身体容易发胖,继而体能下降。长期熬夜,容易爆血管,就是中风。身体永远都是第一位的,你倒下了公司只会把你扫地出门,千万不要自己感动了自己。
没有鸡血,我做的,只是严谨地计算自己的战略步骤,一步步去执行去做,很大概率就会到达彼岸的终点。以上就是一个loser毕业生的转行经历,可以作为反面教材,也希望能给你一点启发,我遇到的,你也很大概率会遇到。
祝君好。
统一回复下吧:
首先大家不要被我里面的那股丧气给影响了......不是因为混日子而升上去的,其中我也是付出许多努力和成本。比如自己花很多钱去约大牛聊天、买书。还有就是不断地练习自己的技能,比如排版、office三件套、平面、原型、视频剪辑等等,还有不断地复盘自己的工作和生活。
可以说,我现在赚的都是辛苦钱,什么都会那么点,什么都要做,究竟是做市场还是在做运营,经常会怀疑自己。如果认为随便入职一家工作做个螺丝钉就能稳步上升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人确实应该知道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,但是光知道不行,你还得根据现状做出策略分析。
大家在暖石学习,会接收到许多新认知的冲击,并迅速转变为自己的认知。然而在工作中,执行力永远是第一位的,纵使你有再多的想法,不能迅速执行得到效果,也没什么卵用。我非常认可马涛大哥的经历,每天骑行几十公里上班,那真是钢铁般的执行力,钦佩不已。
如果你问我遇到老大不同意的情况,怎么办?这时候你需要搞清楚自己的权力范围到了那个地步,哪些事情你是可以自己做决定的,哪些是需要报备的,哪些则是需要审批的。错了就错了,没什么好后悔的,在公司上班最大的好处,就是有公司替你承担试错成本。
自己带人的时候,会看到下属遇到问题手足无措的情况。其实作为执行者,不要想那么多,遇到不会的东西,无法下手的任务,不如去搜索一下相关的解决办法和案例。荀子说“吾尝终日而思矣,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”,你想半天,还不如10秒钟搜索一下,这是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,很重要。
微信咱们就不加了,一来我的水平实在有限,没啥有价值的经验好分享,大家不如看看社区里其他师兄师姐的经历;二来仍然想保持隐私,继续默默地努力前进。
最后:
人生是场马拉松,你的自传才刚刚开始书写。
What's your story?答案在你的手里。
爆款逆袭文看多了,真实的故事反而成了一股清流。
楼主几个中肯的建议get到了,像老师也常说,没有什么行业是经久不衰的,但是有思维,养成行为习惯,制作了长远的计划,总能在浮浮沉沉的职场里,搭乘到船。
加油了,大家!
很接地气,你的经历和我很像,转行并没有暖石很多帖子写的一样顺利,几个月逆袭成功什么的,大部分人肯定都是困难重重,不管是找工作不顺利还是入职后发现公司不靠谱,自己还是要坚持下去,思维要清晰,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做事,不断提高自己,一两个月可能看不出进步,坚持下来,等你会过头来看,会有惊喜,共勉
谢谢分享,我觉得内容挺真实的。前面看转行3个月完成的一些同学的分享,我其实觉得没那么快的,因为我一个在行业内的人,都有些压力。没有说他们不好的意思,总之,努力就好,按自己的节奏
同感觉很真实,接地气哈哈。最近辞职了,对深圳的知识付费很感兴趣~方便的话可以加个微信173371815
谢谢!你的经历,给了我很大的激励,让我明白普通人其实一样可以有出路。牛人的那些逆袭经历,虽然很振奋人心,但是总感觉离自己有点远。我只是一个普通人,以前还会想一下要像他们那样来个华丽的大逆袭,但现在只想踏实学习,不去想那么多了。
来到暖石已经快3年了,第一次发帖表达转行的感受,相比起很多当时同期一块进来的朋友,这个帖子真的是迟到了太久太久。
先说说自己的现状:人在深圳,做资深文案策划。薪资方面还可以,加上年终奖和各种福利,勉强可以达到20万/年。
我的转行史,并没有像其他朋友一样轰轰烈烈,什么瞬间逆袭从3K到13K——不存在的。记得16年第一次转行的时候,面试了10家公司,没有一家要我的,那个心情真是疲惫啊。被别人微笑送出去,还得收拾心情和屈辱,继续修改简历和话术。
屈辱,这就是当时的感受。
直到找到了一家很小的旅游公司,他们正好在招新媒体小编,我就上去应聘了。去之前,带上针对他们公司做的PPT。不得不说,用心去分析对方业务,带上自己的PPT,真的是个杀手锏,面试我的人看到这个PPT,勉强就把我留下来了,我也就迈入了转行的大门。
当时的薪资是4.5K,没有交社保公积金,也是个混日子的地方,除了每天收集素材写个推文,偶尔要写下旅游产品和线下活动的介绍文,基本上就没别的活了。至于做的好不好,效果怎么样,转化什么的不用管。唯一要看的就是阅读量,平均也就1500-3000左右。
就这么做了大概8个月吧,跳槽了。无他,碰上大傻逼了,把老板忽悠的团团转,加上工资本来就不高,就辞职打算看看别地方。是的没错,裸辞。我也是个大傻逼。
裸辞有个好处就是,你有很多很多充裕的时间,可以看书,可以学课程,可以改PPT改简历,当时短短的时间里,把很多书都看了,受益匪浅。然后重新面试了一家母婴健康教育的公司,进去面试的时候,跟HR聊了快2个小时,就在快被扫地出门时,又掏出了杀手锏——PPT,针对公司做的一个分析和策略。随后HR很感动,就把我安利给老板,就这样进入了第二家转行的公司,薪资7K。
说起来还是有点罪恶感的,感觉自己像是贾跃亭一样,靠着PPT行走天下。实际上做PPT也很辛苦,一点点去收集对方的信息,然后不断推测他们需要什么,想要什么。这也算是市场工作的一部分吧。
在这里也是挺难受的,老板是医院体制里面出来的人,五十多,想法比较过时,而且很固执,在战略上犯了很多低级的错误,导致大量的人才流失。不过仍然感谢她和我自己,因为在人次匮乏的时候,挺器重我,愿意放权给我去做,我也得以尝试了很多东西,比如营销推广的技巧,数据收集和分析等等。而且自己也从新媒体升为内容组长,薪资8K。
从开始到结束,大概也是做了8个月,也就是2018年初吧,公司解散了。实际上是裁员,大家结清了工资,没有赔偿,就这样进入2018年的寒冷的春节,难受的春节。
2月份,没有急着去找工作,我试着沉下心来,给自己做了个战略分析和规划,就像是你们用SWOT分析法去分析公司一样,我也用SWOT分析法去分析自己,接下来该做什么选择。因为此前两家公司,我都栽跟头了,16个月,没什么长进,一直都在吃老本。再这样下去,很快就要碰到天花板,然后就成为暖石的反面教材了(笑哭)
做了战略分析后,我明确了两个事情:一个是我未来三年后要干到什么,一个是我现在要干什么。然后再拉钩、boss上面找公司,这次没有急着投简历了,而是不断的去筛选。就在我筛选的漫长时间里,遇到了现在这家公司。
这是朋友推荐的一家公司,公司挺牛逼的,老板也是非常值得跟随的人,舍得为员工花钱,很实在很踏实。产品和技术那边大神很多,君不知平时一块下去撸串吹牛逼的几个哥们姐们,都是什么北大/清华/浙大/新加坡理工/港大等地方回来的,我这渣大专结业学历真是相形见绌。
说起来,当时面试这家公司,也是专门做了一套PPT。在即将被面试官扫地出门的时候,掏出电脑路演展示,加上有之前公司历练的作品,个人的气质也符合团队,然后就此挽回入职的机会。给的工资也很不错,到9K,18薪,没那么苦逼了。
不是说鼓励大家做PPT去骗人,PPT只是你思维的一个展示。我也曾陷入做PPT面试的误区,随随便便做一份,结果别人根本不鸟我,还把我当傻逼。我想告诉各位朋友,这份PPT我整整做了3个星期,包括信息数据的收集,产品需求的分析,目标用户和竞品的调研,以及公司内部情况的打听。你用心去做的有价值的东西,才是打动别人的根本。
入职后其实做的就是文案策划的工作,还是最基础的文案策划,写通稿,写新媒体,写口碑wiki,写内部的功能教程文档,反正就是不停的写写写,营销技能没啥长进,文笔功夫倒是好了不少。期间推动了一些事情的前进,比如功能教程文档,微信推文等等,得到了COO的认可,转正时加了工资,到10K。
也尝试去做一些营销推广的事情,但是浅尝辄止,因为权限,流程,或者就是直属领导的安排吧。现在做的也不是很舒服,有点混吃等死的感觉,没有那种激情感了。新来的直属领导的问题,也有我自己的问题,也有团队和公司的问题,反正就是有什么地方不对劲。每天的工作在3小时以内就清理完毕,没有什么KPI压力。
不过这倒是符合我年初的战略规划的理想状态,志不在此。现在会把更多的时间拿去试验,拿去看课程(不止暖石),或是自己写些杂文什么的。
写的有点乱啊,大家凑合着看,用碎片上班时间写的。我就一普通人的经历,没有什么逆袭,没有什么瞬间爆炸,坑爹和机遇都有,学课程,在工作中探索和试验,一步步进入平均工资水平。中间像战略分析,如何开展工作,都没有写的很详细,以后有时间我们可以慢慢聊。回顾这段过去的时间,我的个人能力并没有太多的增长,倒是奇技淫巧多了很多。看起来牛逼,但自己知道是个傻逼,好在有自知,明白自己缺什么。
在这里我必须要感谢暖石的课程,让我能够在兜兜转转之间仍然知道正确的做事方法,完整的营销推广闭环是怎么完成的。如果说哪些课程时最值得反复去学习的话,那一定是《系统的营销思维》这48节课,这是根本,他其他的课程,都是针对不同的场景和情况,围绕着这48节课衍生出来的。对我的意义,就像漫长隧道里的明灯,虽然不能马上带你到出口,但是能让你看清楚路上的坑坑洼洼以及瓦斯煤气。
要我给处于转行阶段的人的建议的话,有几个:
1.不要搞政治: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,如果觉得入职小公司就可以远离政治的人,可以洗洗睡了。一个地方有没有政治,取决于大家是否干事情,还有领导的管理水平。如果入职后,发现公司里面的人都在玩这套的话,千万别参与。因为对你自己个人成长没有帮助,而且大BOSS会非常讨厌这样的人,出了事情第一个拿你祭刀。
2.明白自己想要什么:我不想说要保持学习之类的,说了也做不到。转行入职只是开始,真正的战斗还在后头,很多人入职后就觉得目标完成了,然后陷入长久的无战略状态。当你搞清楚自己未来五年要干什么,三年要干什么,你就很清楚现在应该做什么。
3.洁身自好:做市场难免会遇到花钱的时候,有时候会和公关公司合作,和KOL合作,他们可能会通过一些返现、提成等方法贿赂你,让你抬高价格一起获利......不要碰,这是做人的底线,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,以后等你的只会是牢狱之灾,别为那点钱做狗腿子。
4.注意身体:想升职加薪,加班熬夜那是常事,但是千万别把自己给整死了。平时久坐少动,身体容易发胖,继而体能下降。长期熬夜,容易爆血管,就是中风。身体永远都是第一位的,你倒下了公司只会把你扫地出门,千万不要自己感动了自己。
没有鸡血,我做的,只是严谨地计算自己的战略步骤,一步步去执行去做,很大概率就会到达彼岸的终点。以上就是一个loser毕业生的转行经历,可以作为反面教材,也希望能给你一点启发,我遇到的,你也很大概率会遇到。
祝君好。
统一回复下吧:
首先大家不要被我里面的那股丧气给影响了......不是因为混日子而升上去的,其中我也是付出许多努力和成本。比如自己花很多钱去约大牛聊天、买书。还有就是不断地练习自己的技能,比如排版、office三件套、平面、原型、视频剪辑等等,还有不断地复盘自己的工作和生活。
可以说,我现在赚的都是辛苦钱,什么都会那么点,什么都要做,究竟是做市场还是在做运营,经常会怀疑自己。如果认为随便入职一家工作做个螺丝钉就能稳步上升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人确实应该知道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,但是光知道不行,你还得根据现状做出策略分析。
大家在暖石学习,会接收到许多新认知的冲击,并迅速转变为自己的认知。然而在工作中,执行力永远是第一位的,纵使你有再多的想法,不能迅速执行得到效果,也没什么卵用。我非常认可马涛大哥的经历,每天骑行几十公里上班,那真是钢铁般的执行力,钦佩不已。
如果你问我遇到老大不同意的情况,怎么办?这时候你需要搞清楚自己的权力范围到了那个地步,哪些事情你是可以自己做决定的,哪些是需要报备的,哪些则是需要审批的。错了就错了,没什么好后悔的,在公司上班最大的好处,就是有公司替你承担试错成本。
自己带人的时候,会看到下属遇到问题手足无措的情况。其实作为执行者,不要想那么多,遇到不会的东西,无法下手的任务,不如去搜索一下相关的解决办法和案例。荀子说“吾尝终日而思矣,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”,你想半天,还不如10秒钟搜索一下,这是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,很重要。
微信咱们就不加了,一来我的水平实在有限,没啥有价值的经验好分享,大家不如看看社区里其他师兄师姐的经历;二来仍然想保持隐私,继续默默地努力前进。
最后:
人生是场马拉松,你的自传才刚刚开始书写。
What's your story?答案在你的手里。